端午到,又可以名正言顺(不谈减肥)吃粽子啦!
但是,你知道吗?
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,是在晋代。
东汉末年,就有了广东碱水粽、猪肉粽。
清代,出现了“火腿粽子”。
想“谈粽有文化、食粽更安全”吗?跟小编来了解一下吧。
“粽”类知多少
端午食粽的风俗,千百年来盛行不衰。每年端午,也是“咸党”和“甜党”相争的时候。
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,看看全国各地的粽子你最“粽”爱哪款?
粽子形状多、品种各异,由于中国各地风味不同,按照口味,主要有甜、咸两种。
甜味有:白水粽、赤豆粽、蚕豆粽、枣子粽、玫瑰粽、瓜仁粽、豆沙猪油粽、枣泥猪油粽等。
咸味有:猪肉粽、火腿粽、香肠粽、虾仁粽、肉丁粽等,以猪肉粽居多。
也有南国风味的柊叶蛋黄肉粽、什锦粽、豆蓉粽、冬菇粽等。还有一头甜一头咸、一粽两味的“双拼粽”。
安全食“粽”指南
粽子五花八门,口味繁多,为了确保家人们都能吃上放心的粽子,让我们从易翻车的项目讲起吧!
常见不合格指标
菌落总数是反应食品卫生状况的指示性指标。粽子中菌落总数超标,可能是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严格,还可能与产品包装不严、储运条件控制不当有关。
沙门氏菌是一种致病菌,也是粽子质量的重要检测指标。肉粽之类富含肉质、油类的食物在高温季节极易受到沙门氏菌的污染。人体感染沙门氏菌会出现呕吐、腹泻等症状。
糖精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甜味剂,GB 2760-2014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中规定,糕点类粽子产品中不得使用糖精钠。
过氧化值是表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程度的一种指标,主要监控含油脂的粽子,比如肉粽、蛋黄粽等,通过检测其过氧化值来判断粽子质量和变质程度。
怎样算是一颗合格的粽子
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的有关规定,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。
粽子需要符合的食品安全标准主要有:GB 7099-2015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糕点、面包》、GB 2760-2014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、GB 2762-2017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》、GB 29921-2013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》、GB 19295-2011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速冻米面制品》等。
粽子的标签还要符合GB 7718-2011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》。